一.液態冷媒(製冷劑)遷移
冷媒(製冷劑)遷移是指當壓縮機停機時液態冷媒(製冷劑)在壓縮機曲軸箱內的積累。
只要壓縮機內溫度比蒸發器內的溫度低,壓縮機和蒸發器之間的壓差將驅使冷媒(製冷劑)向更冷的地方遷移。
在寒冷的冬天,這種現象最容易發生。
但是,對於冷氣空調、熱泵裝置,當冷凝機組距離壓縮機較遠時,即使溫度較高,遷移現象也可能發生。
二.液態冷媒(製冷劑)溢流
當膨脹閥動作失靈,或者蒸發器風機失靈或被空氣過濾器遮擋,液態冷媒(製冷劑)將在蒸發器內溢流,以液體而非蒸汽的形式通過吸氣管進入壓縮機。
在機組運行時,由於液體溢流稀釋了冷凍油而造成壓縮機運動件的磨損,油壓降低導致油壓安全裝置動作,從而使曲軸箱失油。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停機,會迅速發生製冷劑遷移現象,從而導致在再次啟動時液擊。
三.液擊
發生液擊時可以聽到壓縮機內部發出金屬的撞擊聲,同時可能伴有壓縮機的劇烈振動。
液擊會導致閥的破裂,壓縮機頭墊圈的損壞,連接杆的斷裂,機軸的斷裂以及其他類型的壓縮機的損壞。
當液態冷媒(製冷劑遷)移進入曲軸箱,再開機時將會發生液擊現象。
在有些機組中,由於管道結構或部件位置的關係,在機組停機期間液態冷媒(製冷劑)將在吸氣管或者蒸發器內積聚,在開機時就會以純液體的形式並以特別高的速度進入壓縮機。
液擊的速度和慣性足以破壞任何內置壓縮機防液擊裝置的保護措施。
衍生閱讀:壓縮機液擊的原因、危害與處理及預防方法
油壓安全控制裝置動作
在一套低溫機組中,當經過除霜期之後,由於液態冷媒(製冷劑)溢流常會導致油壓安全控制裝置動作。
許多系統的設計都允許在除霜期間冷媒(製冷劑)在蒸發器和吸氣管中冷凝,然後在開機時這些冷媒(製冷劑)流入壓縮機曲軸箱引起油壓降低,導致油壓安全裝置動作。
推薦的補救措施
製冷系統的冷媒(製冷劑)充注量越多,其發生故障的機率就越大。
只有壓縮機和系統的其他主要部件連接在一起進行系統測試,才能確定最大的同時又是安全的冷媒(製冷劑)充注量。
壓縮機生產商能夠確定不對壓縮機工作零件造成傷害的液態冷媒(製冷劑)最大充注量,但無法確定在大多數極端情況下製冷系統總體充注量中實際有多少是在壓縮機裡。
壓縮機能夠承受的液態冷媒(製冷劑)最大充注量取決於它的設計、內容積和冷凍油的充注量。
當液體遷移,溢流或者液擊發生時,必須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補救措施類型取決於系統設計和故障的類型。